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

習書法有感

一項技術重複練習,到最後一定會變成專家。但是要做多久呢?曾聽說過要連續練習一萬個小時,才能修成正果。假設每天練二小時,只要練十三年多的時間,絕對可以成為專家的。但是能堅持下去的人實在很少,因此專家當然就比一般人少多了。
最近我體會到這個經驗,因某種需求,必須練習隸書書法的筆法,而且要在短時間內練到八分像。時間緊迫,因此從二月下旬開始緊密練習,我每天至少用毛筆鬼畫符般的畫了二小時以上。練了幾天,遇見瓶頸,驚覺自己需要找人指導。想起同事中有一位書法三冠王,全國書法比賽第一的大師,就厚著臉皮去請益。
記得上學期,大師曾開設書法社,供有興趣的老師們參加,當時寫的是歐陽詢的楷書字帖。那時的我是懷抱著去玩的心態來寫書法,一點壓力都沒有,而且寫的時候完全沒在動腦筋,就跟機器人一樣,一筆一劃跟著臨摹。寫了幾個禮拜(其實才十次而已),也未見自己在楷書上有何長進,然後學期末了,書法課結束,我的文房四寶就束之高閣也。
這次,要寫隸書,其實有點不自量力,因為我根本完全不懂隸書的特色。只是好幾年前,曾自己臨不知名的字帖寫過些日子。因此在要握筆之前,我上網鍵入隸書二字,就跟得隸書入門的學習影片,依樣畫葫蘆的學習。
我寫的字體毫無章法,筆畫既細又不穩,毫無氣勢及特色,字的結構也無法均間,黑白的比例更是不對。第一次見大師,大師給我金農、何紹基及尹秉綬三位書法家的字帖練習臨摹,要我先選出自己喜歡的筆法,再決定臨誰的帖。經過練習後,我選擇了何紹基的,因為他的筆法較有變化且活潑,是很耐看的筆法。經過大師的指導後,我依照指示繼續每天兩小時以上的練習。
學任何東西,都是要動腦思考的,書法也不例外。這次的隸書書法練習中,我遇到許多挫折,使我對隸書書法有更清楚正確的概念。比如: 好幾個橫劃並列時,如何抓出同樣的間距;隸書的筆劃是不收尾的,但我卻有時會加入楷書的特色;隸書整個字是扁形的,我卻如同在寫POP把整格補滿了;筆畫少的更要向中間集中,字體要更小;有些自是隸篆合體需要查詢才有辦法寫;我的字體忽大忽小,是因為未能將字體向兩邊伸展;筆劃不是同粗就是太細,需要多練習長橫劃是粗細粗,短橫劃粗到細……..這樣的認知,使每次的練習都超過兩小時以上,實屬耗時耗腦力體力的功課。
雖然我目前為止才練習了約三週,現在,練習時,我會思考字的大小、位置、形狀、間隔、粗細後再下筆,完全跟上學期學書法的態度有一百八十度的不同,也因此,發現我的書法技巧有些微改變與進步。
英文諺語Practice makes perfect. 也說明了熟能生巧。確實,每天拿著毛筆寫著寫著,久而久之這枝筆好像就黏在我手上,竟就能揮灑自如了。我並沒有要成為書法家,只望能練習順遂。這次隸書書法的習寫體驗,頗有收穫也。
第一次和第二次寫全開的差別
第6-7次的練習
第3次至第5次練習中發現進步
第8次習寫